Skip to content
台灣哲蚌寺洛色林協會

台灣哲蚌寺洛色林協會

地址:台中市東區建智街30號 電話:04-22805579 傳真:04-22805399 郵政劃撥帳號:22638294 戶名:台灣哲蚌寺洛色林協會

捐助
台灣哲蚌寺洛色林協會

台灣哲蚌寺洛色林協會

地址:台中市東區建智街30號 電話:04-22805579 傳真:04-22805399 郵政劃撥帳號:22638294 戶名:台灣哲蚌寺洛色林協會

  • 關於本會
    • 哲蚌寺洛色林僧院簡介
      • 哲蚌寺洛色林 全球據點
        • 印度據點
        • 台灣北中南據點
        • 台灣新莊區
        • 美國 亞特蘭大中心
        • 墨西哥
        • 尼泊爾
    • 台灣哲蚌寺洛色林協會成立緣起
    • 台中協會位置與交通資訊
    • 台北協會位置與交通資訊
  • 師長介紹
    • 傳承祖師
      • 世尊
      • 龍樹菩薩
      • 宗喀巴大師 父子三尊
      • 法王 達賴喇嘛尊者
      • 日宗仁波切
      • 洛桑丹增仁波切
      • 多殿仁波切
    • 我們的師長
      • 教授師長
        • 宋饒仁波切
        • 格西Nima Tsering Nepali
      • 法務協助師長
        • 格西 Tashi Tsering
        • 格西 Lobsang Jinpa
      • 昔日師長
        • 格西 Tsering Dorje
        • 格西Thupten Gyalten
        • 格西 Sonam
        • 格西 Sonam Dorji
        • 格西 Yeshi Dakpa
  • 哲蚌寺洛色林協會事業
    • 佛法課程
      • 菩提道次第廣論
      • 攝類學
      • 心類學
      • 現觀總義
      • 中觀根本慧論
    • 印度洛色林醫院業務承辦
      • 洛色林醫院簡介
      • 洛色林醫院B肝防治計畫
        • B肝防治計畫
        • B肝防治計畫緣由
      • 2021~年度工作報告表
        • 2021年度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2022年度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2016~2020年度工作報告表
        • 2020年度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2019年度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2018年度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2017年度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2016年度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2011~2015年度工作報告表
        • 2014/11/1/~ 2015/12/31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2014年度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2013年度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2011-2012年度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2006~2010年度工作報告表
        • 2009-2010年度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2008年度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2007年度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2006年度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道場籌募計畫
    • 國外募款
      • 哲蚌洛色林菩提迦耶道場與閉關中心簡介
      • 募款計畫
      • 籌建進度報告
        • 2016年哲蚌寺洛色林協會籌建菩提迦耶閉關中心進度報告
    • 國內募款
      • 北區
      • 南區
  • 法本.音檔下載區
    • 法本下載
    • 音檔下載
      • 日宗仁波切
      • 克千永津 林仁波切
      • 洛桑丹增仁波切
      • 夏巴曲傑仁波切
      • 多殿仁波切
      • 菩提道次第廣論
      • 四部宗義
      • 心類學
      • 攝類學
      • 中觀根本慧論
      • 現觀總義
      • 八事七十義
  • 近期弘法與佛法課程
    • 各項佛法課程報名處
  • 師長法語開示
    • 開示一
  • 影像專區
    • 2015年至2020年弘法影像
      • 2015.04.14 宋饒仁波切4名法師來台-上師薈供
      • 2016、2019年 菩提迦耶建設
      • 2018.06.30 夏巴曲傑仁波切長壽法會
      • 2019.01.04-01.05林仁波切高雄弘法
      • 2019.03 菩提迦耶供僧法會
      • 2020.02.01林仁波切傳授葉衣佛母隨許
      • 2020.03.08 度母息災火供
    • 2021年至2023年弘法影像
      • 2021.03.16 印度僧團照片
      • 2022.10.01-10.12 北印度聞法暨拜訪善知識及洛色林學院大教授師等合照
      • 2022.10.13 僧團學員歡送協會仁波切及教授師們回南印度
      • 2022/12/29-2023/1/1 菩提迦耶弘法義診供僧影音分享
  • 認識藏傳佛教
    • 藏傳佛教簡介
    • 藏傳佛教的特點
    • 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有什麼不同
  • 捐助
  • 關於本會
    • 哲蚌寺洛色林僧院簡介
      • 哲蚌寺洛色林 全球據點
        • 印度據點
        • 台灣北中南據點
        • 台灣新莊區
        • 美國 亞特蘭大中心
        • 墨西哥
        • 尼泊爾
    • 台灣哲蚌寺洛色林協會成立緣起
    • 台中協會位置與交通資訊
    • 台北協會位置與交通資訊
  • 師長介紹
    • 傳承祖師
      • 世尊
      • 龍樹菩薩
      • 宗喀巴大師 父子三尊
      • 法王 達賴喇嘛尊者
      • 日宗仁波切
      • 洛桑丹增仁波切
      • 多殿仁波切
    • 我們的師長
      • 教授師長
        • 宋饒仁波切
        • 格西Nima Tsering Nepali
      • 法務協助師長
        • 格西 Tashi Tsering
        • 格西 Lobsang Jinpa
      • 昔日師長
        • 格西 Tsering Dorje
        • 格西Thupten Gyalten
        • 格西 Sonam
        • 格西 Sonam Dorji
        • 格西 Yeshi Dakpa
  • 哲蚌寺洛色林協會事業
    • 佛法課程
      • 菩提道次第廣論
      • 攝類學
      • 心類學
      • 現觀總義
      • 中觀根本慧論
    • 印度洛色林醫院業務承辦
      • 洛色林醫院簡介
      • 洛色林醫院B肝防治計畫
        • B肝防治計畫
        • B肝防治計畫緣由
      • 2021~年度工作報告表
        • 2021年度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2022年度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2016~2020年度工作報告表
        • 2020年度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2019年度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2018年度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2017年度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2016年度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2011~2015年度工作報告表
        • 2014/11/1/~ 2015/12/31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2014年度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2013年度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2011-2012年度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2006~2010年度工作報告表
        • 2009-2010年度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2008年度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2007年度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2006年度洛色林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明細報告
  • 道場籌募計畫
    • 國外募款
      • 哲蚌洛色林菩提迦耶道場與閉關中心簡介
      • 募款計畫
      • 籌建進度報告
        • 2016年哲蚌寺洛色林協會籌建菩提迦耶閉關中心進度報告
    • 國內募款
      • 北區
      • 南區
  • 法本.音檔下載區
    • 法本下載
    • 音檔下載
      • 日宗仁波切
      • 克千永津 林仁波切
      • 洛桑丹增仁波切
      • 夏巴曲傑仁波切
      • 多殿仁波切
      • 菩提道次第廣論
      • 四部宗義
      • 心類學
      • 攝類學
      • 中觀根本慧論
      • 現觀總義
      • 八事七十義
  • 近期弘法與佛法課程
    • 各項佛法課程報名處
  • 師長法語開示
    • 開示一
  • 影像專區
    • 2015年至2020年弘法影像
      • 2015.04.14 宋饒仁波切4名法師來台-上師薈供
      • 2016、2019年 菩提迦耶建設
      • 2018.06.30 夏巴曲傑仁波切長壽法會
      • 2019.01.04-01.05林仁波切高雄弘法
      • 2019.03 菩提迦耶供僧法會
      • 2020.02.01林仁波切傳授葉衣佛母隨許
      • 2020.03.08 度母息災火供
    • 2021年至2023年弘法影像
      • 2021.03.16 印度僧團照片
      • 2022.10.01-10.12 北印度聞法暨拜訪善知識及洛色林學院大教授師等合照
      • 2022.10.13 僧團學員歡送協會仁波切及教授師們回南印度
      • 2022/12/29-2023/1/1 菩提迦耶弘法義診供僧影音分享
  • 認識藏傳佛教
    • 藏傳佛教簡介
    • 藏傳佛教的特點
    • 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有什麼不同
  • 捐助
Home>關於本會>認識藏傳佛教>藏傳佛教簡介

藏傳佛教簡介

菩提道次第廣論-台灣哲蚌寺洛色林協會

【簡介】

藏傳佛教是從公元七世紀開始傳播於喜馬拉雅山區和中亞地區的佛教傳承之一。藏傳佛教包含著極為豐富的內容,從世界上最完備的顯、密宗典籍到無數高僧大德的論述著作。歷史上,信仰藏傳佛教的主要是西藏人和蒙古人,但從本世紀開始,特別是自五十年代末大量西藏人被迫流亡世界各地以來,藏傳佛教也隨著傳入世界各地,並正成為一個跨越國家、民族的世界性宗教。藏傳佛教的價值正越來越獲得世人的重視和肯定。除了西方世界,藏傳佛教還在台灣和東南亞蓬勃發展。

在佛教傳入之前,西藏盛行原始宗教–苯教。西元七世紀,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在他的兩個妃子尼泊爾墀尊公主和大唐文成公主的影響下,信奉了佛教。松贊干布又派吐彌桑布札等人到印度學習梵文,吐彌回藏後,仿梵文造藏文,並翻譯一些佛經。雖然松贊干布大力提倡佛教,並以佛教十善法治國。但在他之後,一直到八世紀初,佛教並沒有太大的發展。

西元八世紀時,藏王赤松德贊迎請印度僧人寂護、蓮華生等到西藏傳播佛教。佛教慢慢與西藏文化相結合而形成具有西藏地方色彩的佛教。公元第十世紀朗達瑪王在位期間,大肆毀佛,但不久佛教即告復興,在藏西和藏東宏傳;印度和西藏學者又忙著翻譯佛經。隨著西藏佛教學者增多,入藏的印度學者逐漸減少。

因此,在西藏佛教的後期,就脫離印度佛教後期宗派而獨立發展,雖然它仍保留佛法的基礎。就其核心思想而言,西藏佛教從未在西藏僧人手中遭受更改或增加。他們的論疏都有明顯標記,為了權威起見,他們都會引用佛陀的主要教法或印度學者的著作。因此,如果認為西藏佛教有別於原始的印度佛教,或把西藏佛教稱為喇嘛教,這是不正確的。

 

藏傳佛教前弘期

在西藏歷史上,佛教前弘期是指第三十三代國王松贊干布,在公元七世紀將佛教從印度傳入西藏,到公元十世紀藏王朗達瑪毀佛之間弘傳佛教的歷史。

在西元八世紀時,第三十八代藏王赤松德贊即位後大力發展佛教。他迎請印度著名的僧人寂護和蓮花生大師入藏弘法,兩位大師興建了西藏第一座院桑耶寺,並且剃度了西藏最早的七位出家僧眾,史稱「七覺士」。之後,赤松德贊繼續派人到印度迎請佛教僧人,同時派人到印度學習,主要是翻譯佛教經典和傳授印度佛教的教法。
佛教在藏區發展到另一高峰是在第四十一代藏王赤熱巴堅(又名:赤祖德贊)的時候。赤熱巴堅篤信佛法,大量聚集印、藏譯師建立譯場,統一譯名。他為了統一翻譯佛經名稱,進行了三次西藏文字的規範化運動,同時又規定譯例,校訂舊譯的佛典和新譯的顯密經論,為了避免散失並將所校譯的經典編出目錄。赤祖德贊在拉薩河下游東岸創建烏香多寺,又命每七戶居民供養一名僧人。史家將他和松贊干布、赤松德贊並稱為「祖孫三大法王」。

赤熱巴堅之後,朗達瑪即位。朗達瑪實行禁佛運動,徹底毀棄佛教。這次法難時間並不是很長(公元八三八 ~ 八四二年),但是對藏傳佛教的打擊是非常沉重的,讓西藏陷入近百年的「滅法期」。

 

藏傳佛教後弘期

朗達瑪滅佛之後,不久被拉龍白多射殺身亡,吐蕃王朝也隨之覆滅,整個藏區分崩離析,而進入群雄割據的時代。直到公元十世紀後半期,佛教才重新得到恢復和發展。一般史家將朗達瑪滅法近百年後,從多康再復興發展的佛法稱為「佛法後弘期」。
據說當朗達瑪滅佛之時,有三名出家大學者逃到西藏東部多康地區。後有名青海宗喀德康地方的藏人,跟隨這三個人出家,他就是西藏後弘期的著名人物喇欽•貢巴饒賽。喇欽出家以後就在安多藏族丹底地方授徒傳教,後來丹底成為安多地區的一個佛教中心。

西藏著名的大譯師洛欽•仁欽桑布,他連續出國多次,向印度的七十五位大師學習,並請來許多印度克什米爾等地的佛教大師到阿里古格會同譯經。

藏傳佛教史上把他當成一個界線,他之後翻譯的密宗經典叫做密續「新譯派」,而把他之前翻譯的叫做密續「舊譯派」。

阿底峽尊者是藏傳佛教後弘期迎請入藏的偉大的大師,他入藏之後主張修持大乘佛法,應該先顯後密,對西藏佛教發展的歷史上有重大的貢獻,後人尊稱為「覺沃杰」即佛尊的意思。他主要的貢獻可歸納二點,就是教理系統化和修持規範化,對以後的西藏佛教影響巨大

 

【藏傳佛教宗派源流】

在佛教傳入西藏之前,流行於西藏的是「苯教」的原始宗教。

苯教最初是在象雄地區〈今阿裡地區〉發展起來的,後沿雅魯藏布江自西向東廣泛地傳播到整個西藏。「興繞密沃且」是苯波教的教主及本尊。

苯教基本上是一種萬物有靈的信仰,所崇拜的對像包括天、地、日、月、星宿、雷電、冰雹、山川、土石、草木、禽獸等自然物。苯教可以說是泛靈信仰在西藏的地方形式。

佛教開始在西藏出現,是在吐蕃王朝第二十九代國王拉•託託日年贊時期,然而當時沒有得到廣泛普及。到了西元七世紀初,吐蕃王朝第三十三代國王松贊干布時期,佛教受到王室的扶植。松贊干布派遣其大臣吐米•桑博札等十六人到印度學習梵文和佛法,回來後創造了西藏文字並翻譯了一部分佛經。松贊干布也先後從尊崇佛教的尼泊爾和唐王朝迎娶了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並建立大、小昭寺,供奉二位公主帶來的本尊釋迦牟尼佛像。到了八世紀中葉,藏王遲松德贊迎請寂護菩薩與蓮華生大師由印度入藏,興建桑耶寺並大力倡佛,於是佛教在西藏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的長河中,藏傳佛教在青藏高原這一特定的自然環境中,不僅形成了她獨特而精準的法脈傳承與修持法門,也在歷史的不同時期,均對西藏民族的精神和物質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但她的影響絕不限於雪域西藏,也不旦旦是西藏人單獨的信仰

以藏傳佛教為軸心的西藏文化,不僅浸透了方遠二百五十萬平方公里的雪域三區,還遠播到了今天的南北蒙古、新疆、中原,以及印度、尼泊爾、不丹、巴基斯坦、中亞、俄羅斯等國家。在亞洲中心廣袤的雪山草原形成一個極富魅力的”藏傳佛教文化圈”。最近三、四十年來,西藏佛法又在西方國家得到傳播和發展。

西藏佛教具有顯密結合;獨一無二的活佛轉世繫統等特徵。西藏人稱佛教為「桑結登巴」;或「囊曲」、「囊登」。藏人稱一般的出家人為「扎巴」,隻有對宗教寺院的首領和高僧、仁波切稱喇嘛。中國人誤稱扎巴為「喇嘛」。其實「喇嘛」是藏語的讀音,意為「上師」或「上人」。對西藏佛教稱「喇嘛教」或「密教」,也是錯誤的稱謂。

在藏傳佛教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前弘期”及”後弘期”的時代,因傳承、典籍及講義等的不同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宗派。其中源遠流長的四大派系分別是寧瑪、薩迦、噶舉與格魯四大系統。

 

【格魯派簡介】

格魯,藏語意為善律,因該派倡導僧人應嚴守戒律而得名。因該派僧人戴黃色僧帽,俗稱黃帽派。

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出生於西藏東部,先後從薩迦、噶舉、夏魯等派僧人學習。至14世紀80年代初,學習各派顯宗經論,以後又系統地學習密宗。宗喀巴積極倡導僧人嚴守戒律,學經須遵循次第。著《菩提道次第論》、《密宗道次第論》,為創立此派奠定理論基礎。1409年藏曆正月,宗喀巴倡建的拉薩甘丹寺,並舉行了首創的祈願大法會,標誌著格魯派的創立。

格魯派始終以組織嚴密、恪守戒律、制度完備、教育精深而著稱。該派有系統的學經制度,先顯後密,循序漸進;所學經論及考核、升遷等規定自成體系。學經僧人須學顯宗五部大論:《量釋論》、《現觀莊嚴論》、《入中論》、《戒律本論》、《俱舍論》。學完可參加格西學位考試。獲得格西學為之後,再入上下密院研習密宗四部。

格魯派寺院眾多,著名的有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札什倫布寺,塔爾寺、拉卜楞寺等。

(資料整理自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師長法語

聲聞中佛能王生,諸佛複從菩薩生,大悲心與無二慧,菩提心是佛子行!
若斷內及外,我與我所想,近取即止息,彼盡故生盡!

網站統計

  • 41
  • 4,114
  • 231,619
  • 171
  • 128
  • 2023-05-29

影音專區

近期弘法與佛法課程

  1. 覺燈日光讀書會(第二班)

    05/31 @ 19:30:00 - 21:30:00

檢視所有的 活動

活社群連結

  • 台灣哲蚌寺洛色林協會-Facebook
  • 台灣哲蚌寺洛色林協會-YouTube
  • 台灣哲蚌寺洛色林協會-Xuite

請輸入搜索內容

聯絡我們

地址:台中市東區建智街30號

電話:04-22805579

傳真:04-22805399

信箱:loselingtw@yahoo.com.tw

郵政劃撥帳號:22638294

戶名:台灣哲蚌寺洛色林協會

相關連結

法王達賴喇嘛官網

達賴喇嘛西藏基金會

台灣國際藏傳法脈總會

班智達翻譯小組

協會歷年訊息

 

喇嘛網

藏密網

台中協會

台北協會

協會佛法課程報名處

網站管理

© 2023 台灣哲蚌寺洛色林協會 | WordPress Theme Ultra Seven Child